合作网站 :
桂林家教

桂林人才家教网(微信号:rencaijiajiao)服务项目:小学到高中任何科目、书法、钢琴、美术(素描、国画、油画等)、韩日语、拉丁、交际舞、古筝、琵琶、声乐、棋类、篮球、软件(平面、3D、编程等)等!

 
家长课堂:隔代教育为何总“两头不讨好”
请家教热线:
18577373235 王老师
   
 

  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但祖父辈辛苦付出却往往“两头不落好”的事例俯拾即是。

  “说起外孙教育的事我就怄气!”来接外孙放学的宋奶奶一脸气愤地对记者说:“我女儿什么事都要孩子自己做,一次,小孩要喝水,我刚到柜子上去拿热水瓶替他倒,女儿一声吼过来:‘他自己没有手啊!’气得我把自己关到房间里抹了半天眼泪。不过,气归气,我还得偷偷从门缝里看孩子怎么倒水的,万一烫着了怎么办?”

  和宋奶奶一样“怄气”的不是个别现象。“我们也一个样,力没少出,却往往不落好。”说到隔代教育,几位等着接孙子、孙女放学的爷爷、奶奶一起围了过来。

  看来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现在,隔代教育的普遍性已经慢慢超过亲子教育,然而,隔代教育却往往费力不讨好,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做才能使得老人们既费力而又讨好呢?

  调查显示:隔代教育普遍存在 两头不落好”不容回避

  在南京的一些幼儿园、小学门口,每天早上和下午接送孩子的家长[微博]大多数是老年人。偶尔看到一两张年轻的面孔,一询问多半是家中的保姆。

  一项在全国范围内调查“隔代教育”的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目前,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 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越高。

  隔代教育现象在我国之所以这么普遍,既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的历史原因,也有现代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现实必然,还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年轻人,肩负着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城市和农村中的年轻人都在为尽可能赚更多的钱而奋力打拼。尽管他们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也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来带。再一方面,祖父母对儿女的关心和对孙辈的喜爱,也是隔代教育现象日渐增多的另一个原因。

  隔代教育并不是一无是处。南京师范大学[微博]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殷飞对本刊记者说,祖辈家长有爱心,对孙辈十分喜欢,时间充裕、生活规律、耐心十足,老人带孩子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祖辈家长由于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的缘故,已变得更加从容淡定,不像父母对孩子那样“急功近利”,有利于为孩子提供愉快、宽松的成长环境。

  但是,隔代教育引起的家庭矛盾越来越多,费力不讨好的事例俯拾即是,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这种“不讨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孙辈的教育效果“不讨好”,甚至事与愿违;二是对儿女“不讨好”,祖父母的“满腔热情”换来的却是儿女的“有苦难言”,甚至“口不择言”。

  南京鼓楼区某幼儿园门口。冯奶奶:我们家孙女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看她年纪太小,早晨自己吃饭太慢,就喂给她吃,这样省时间,不然就要迟到了。现在倒好,这个冤家不喂不吃饭。为这个,她妈妈也怪我们,说“就是你们惯坏的!”唉,我们不也是为了孩子嘛!

  南京鼓楼区某小学门口。秦奶奶:“我孙子上二年级。儿子、媳妇忙,把带孙子的事全扔给了我们。我们也尽力了,但孙子的成绩一般,儿子、媳妇不高兴。有次考试语文考了92,没有考到一百分,孩子妈妈就教训他,当着我们的面拿教科书往小孩头上打哎!我们就跟她吵起来了。小孩的头能打吗?打伤了怎么办?”

  就隔代教育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专家认为,隔代教育费力不讨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祖父母的原因,也有父母的原因,如果仅从祖父母方面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疼爱到溺爱,从处处迁就到包办代替,这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还容易助长孩子自私、任性的不良个性。“隔代亲”是天理人伦,特别当孙儿女是独生子女时,老人心理上更会有所顾忌——万一有差错闪失,对不起儿女,也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事事依着孩子,处处保护孩子,把孩子放在家中的核心位置。孩子犯了错误不及时纠正,还常常满足孩子不合理的欲望。给孩子做“专利菜”,包办孩子生活上的所有事情……老人的种种做法,造成孩子四肢动作发展缓慢,独立生活能力差,处处依赖家长,事事以我为中心,一旦遇到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生气、大发脾气。

  戴女士的儿子辰辰两岁时,婆婆退休搬来同住,本来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时出现些小摩擦。比如:午饭戴女士做了红焖大虾,说好一人两只,婆婆一句“我不爱吃”,硬是把自己的一份夹到孙儿碗里。以前辰辰喝水一点儿不费劲,一杯凉开水几口就喝了。婆婆可好,又放糖又放果汁,辰辰再看见白开水就摇头。还有,辰辰本来自己已会穿鞋袜,婆婆非要包办代替,搞得辰辰自理功能全退化了。戴女士对自己的婆婆真有点头疼了,这样下去儿子还不被她宠坏了?

  恪守老经验,缺乏新知识,育儿观念相对滞后,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当前社会生活或多或少会有差别。他们总是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稳当当不出格,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现的“捣乱”、“破坏”等具有冒险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比如,当孩子捉来几只蚂蚁要喂养时,当孩子拔起花盆里的兰花要看根是什么样子时,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拆一辆玩具汽车时,祖辈总会加以阻止和批评。试想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怎么能形成开拓创新的个性呢?

  囿于老人的生活空间,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言行,容易使孩子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甚至养成孤僻自卑不合群的性格。贝贝一生下来就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地上班,她是在爷爷奶奶的膝下长大的。布娃娃是她的小伙伴,半导体里的儿歌、音乐是她的老师,而跟着爷爷奶奶上街则是她认识社会的基本活动。爷爷奶奶已经很老了,走路蹒跚。所以贝贝学龄前更多的时间就是呆在家里自己玩,直到上学她才真正迈出了家门。现在贝贝即将大学毕业了,但身上还是留着很深的隔代养育的痕迹:文静、不善言谈、不喜欢运动、缺少独生子女的天真活泼,下了课就回家,校园里见不到她的身影。这种孤僻的性格不能不与她最初的生长环境有关。

  权威建议:加强沟通更新观念扬长避短科学育儿

  刘燕芳,南京一中实验学校副校长,省级语文骨干教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她对隔代教育现象一直给予关注。她认为,要改变目前隔代教育效果不尽人意的状况,需要年轻父母和祖辈们共同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来扬长避短,克服存在的弊端,发扬其中的优势。刘燕芳给广大老人们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一、调整自己的心态。抚养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而不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有时候孩子想要自己做些事情,但是老年人就会说“我不放心”。比如有一件事,孩子刚进入幼儿园可能不太适应,就开始哭闹,老人一看就以“不放心”为理由赖在幼儿园里不走,抱着哄孩子。这样做幼儿园的老师也很不满意,因为在老人的庇护下老师的权威性就没有了,孩子变得不听老师的话,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孩子进入幼儿园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老人的“不放心”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利。老人们要明白,不是我孤单需要孩子,而是为了使孩子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更新自己的育儿观念。现在与老人当年的时代不同,不是说付出的越多就越能带好孩子。老年人要当好“隔代家长”,就必须不断接触和学习新知识、新事物。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如果教育观念和方法是错的,带的越多可能对孩子不利的影响越大。老人们要学会跟孩子一起成长。

  三、祖辈和父母要多进行协调沟通,统一认识。隔代教育与父母的亲子教育各有利弊。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两代家长的共同努力。祖辈与父辈应当多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尽可能地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比如,在吃的方面,由于祖辈时间充裕有耐心,可以让他们更多地去料理孩子的饮食,但父母要提醒老人,无论多么小的孩子,要学会在与别人分享中获得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吃“独食”的坏习惯。而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务必不要出面干涉,应维护孩子父母的权威。要充分利用隔代抚养与父母抚育的各自优势,两代人经常探讨孩子的培养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开放的家庭环境。需要注意的是,沟通教育要在孩子不在场时进行,如果当着孩子的面你争我论,孩子会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好。

  五、事情做多了也不要抱怨。有些老人经常把带孩子的辛苦一箩筐倒出来,向年轻父母吐苦水,这样反而会加深年轻父母与老人的矛盾,这也是出现“费力不讨好” 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老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怀着感激的心,觉得孩子能够填补自己孤单的生活,这样才能与年轻父母更和谐地相处。一旦经常抱怨,不但把所有的付出都抹杀,还会导致与年轻父母之间的矛盾升级。多做事少抱怨才能化解家庭矛盾。

  六、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学习教育孩子的技巧。不要包办代替。要放手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有的老人说,我为孩子做这些,我已经很对得起他了。其实这不是“对得起”的问题,正确的方式是教会他面对困难处理事情的能力。

 

 

广西师范大学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daxue=广西师范大学

桂林家教网 http://www.0773teach.com/

桂林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

桂林家教中心 http://www.0773teach.com/

桂林高一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高一高二数学

桂林数学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初一初二数学

桂林钢琴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钢琴

桂林舞蹈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舞蹈

桂林电子琴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电子琴

桂林美术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美术

桂林高中数学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高一高二数学

桂林高中英语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高三英语

桂林物理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高一高二物理

桂林书法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书法

桂林高三数学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高三数学

桂林高三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高三数学

桂林初中科学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初三科学

桂林初中英语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初三英语

桂林声乐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声乐

桂林英语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初一初二英语

桂林小学语文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小学语文

桂林小学数学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小学数学

桂林高中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高三英语

桂林初中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初三英语

桂林中学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初三数学

桂林小学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小学全科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daxue=桂林电子科技大

桂林兼职网 http://www.0773teach.com/bbs/

桂林理工大学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daxue=桂林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daxue=昆明理工大学

桂林古筝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古筝

 



上一篇: 家长课堂:四招平衡好孩子的学习和休息   下一篇: 中国父母万万没想到的11件事

 
 请家教注意事项
 家长眼中好教师标准
 家长该不该请家教
 名师指导:五个步骤 ...
 选书不当的教训,家 ...
 少儿学习英语应避免 ...
   中小学课程类
 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 奥数
   语言外语类
 韩语 德语 法语 日语 汉语 俄语
   音乐艺术类
 钢琴 小提琴 电子琴 萨克斯 吉他
 大提琴 打击乐 单簧管 古筝 美术
   体育益智类
 网球 羽毛球 乒乓 围棋 国际象棋
   服务以下地区

   包揽名校师资

广西师范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
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医学院
桂林空军学院
桂林航天工业
桂林师专
桂林旅游学校
广西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工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

   
 
桂林家教

2003-2016 版权所有 桂林市秀峰区桂林人才家教网
家教中心总部:桂林市中山中路金马大厦4单元602-桂林家教网
电话:18577373235  E-mail:2466721795@QQ.com
客服QQ:2466721795    客服微信:rencaijiajiao   家教QQ群:516692604 法律顾问:张章
贵ICP备07115623号 工商注册号3305423132856

分享到: